真正的红木家具.既是消费品.又可做收藏品,亦可做投资,集三品于一身的它在艺术品市场中颇受关注。
“乍跌还涨”的价格趋势
自红木家具走过2008年的行业低谷后,在近4年时间里,虽然红木家具市场行情有时看涨,有时看淡,但总体而言,其价格还是一路飙升的。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,业内传出红木原材料已悄然降温,最高降幅达30%左右。记者发现一些红木商家“接连关门”的现象确实存在,北京琉璃厂一红木家具经营负责人告诉记者:“相比2011年9月至10月,目前红木家具原料出现了下跌,例如越南黄花梨从每吨190万元左右下降到每吨约140万元,老挝酸枝从每吨约25万元降到每吨15万元左右,小叶紫檀则从大约每吨110万元降到每吨90万元左右。但实际上高端的红木家具价格并没有下跌。”
回顾红木行业的发展历程,自2005年到2007年,红木家具在短短两年内上涨3至5倍。但在2008年底却又跌回2006年初的价格水平,导致大批生产企业倒闭,大批炒家血本无归,全国有将近50%的红木生产企业倒闭,这样的比例在其他行业很难见到。到了2009年下半年红木家具平均涨幅达20%,市场明显回暖。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,市场再次开始出现疲软状况。在2011年秋拍中古典红木家具同样存在回落现象。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的紫檀家具专场中有66%流拍,黄花梨家具专场55%流拍;而在2011年春拍和2010年秋拍,
中国嘉德的古典家具拍卖,其两场共80件家具拍卖都被一拍而空,成交率100%,成交额更是达到2.4亿元,其中单件古典家具乾隆紫檀雕宝座成交价为5750万元。从近6年的发展过程中,我们就不难看出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,经过两三年的递增式发展后出现一个短暂滑坡是比较正常的。
困局带来冷静的思考
在前不久,中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副秘15长邓雪松公开表示,红木家具行业中名贵木材资源的稀缺是事实,而不是噱头。在市场经济时代,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,必然是需要历经市场环节的考验而不是单单炒作就行的,而反映到红木家具行业近年来的发展,更不存在说有人炒红木能连续炒作10年,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可以去垄断这…市场达10年之久,因为相比国内市场的广大,个人的市场力量绝对是微不足道的。
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多数红木家具业主称,泡沬破裂并不像外界盛传的那么来势汹汹,不可逆转,它更多体现的是价格的理性回归。“红木家具在阶段性时间内产生波浪式发展走势是非常正常的,因为伴随原材料上涨、通胀、消费需求萎缩等现象的出现,这是难免的。”
格降幅空间并不会很大。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它受经济影响不会太大,但是,回到行业中。2012年,红木家具企业具体受影响的程度还要取决丁企业n身的家具用材与产品定位,高端材质的家具受影响会较小,伹低端材质家具将会因材料价格降低而受到-定影响.
红木家具价格高品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珍贵的材料决定的,紫檀、黄花梨、红酸枝等人们熟知的红木原材料。一件红木商家为降低生产成本,就在原材料上打起擦边球。最常见的就是用颜色、花纹近似的材料来冒充真正的红木。记者了解到,红木家具的作假一般有以下几种手段:
一是拼小料,也就是把边材拼接起来,做一些小抽屉什么的,这样做出的家具虽然是红木的料,但其实已经是一种造假。如在酸枝木家具上,目前通用的标准是允许添加10%的边材,超过10%就是造假。
二是以次充好,用低价位红木冒充高价位红木,如用非洲紫檀冒充印度小叶紫檀。即便都是花梨木,也有海南花梨木、越南花梨木、缅甸花梨木等的区别,而不同材质之间的价差可能达到20倍。就是同一种材质,年份不一样,价格也有很大差距。比如红酸枝,老料和新料若差50年,价格每吨就差3万多元。
三是以红木之外的材料代替红木。现在国际上通常指的红木有33种材料,比如非洲的一种树木和老挝红酸枝的颜色、花纹都比较类似,如果用这种材料替代老挝红酸枝,价格能差5到20倍。东南亚的“花枝”、巴拿马和墨西哥的“微凹黄檀”在材质密度、纹理以及油性上与红酸枝接近,被大量掺入真正的红酸枝原材料中。
四是直接掺假。一些商家为降低风险,不会完全使用假材料,而是将假料掺入真料当中,让人“真假难辨”。以紫檀为例,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紫檀木已经非常稀少,来自科特迪瓦的“科檀”在颜色与花纹上与紫檀接近,因此被一些商家掺入紫檀木当中,制成价格昂贵的紫檀家具。
红木“新国标”引争议
据悉,为整顿红木市场的混乱现象,《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国家标准将于2012年8月1曰幵始实施,或将成为部分收藏者的“救命草”。一些收藏者认为,新的标准可以成为帮助他们看清红木家具市场乱象的“慧眼”,有利于收藏到真正的好红木家具。然而,这种观点却受到部分行家的反对。“无论商家们怎么吹嘘,现在市场的状况就是只认可‘老三样’,小叶紫檀、黄花梨和大红酸枝。”一个经营古旧家具的古玩商告诉记者,收藏也要考虑套现渠道,不了解市场接手的现状而收藏是盲目的。
邓雪松则认为新国标不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:“新国标之前,已有5属33种树种被划归红木。这33种红木材料中,大部分价格不高,昂贵的仅仅是紫檀、黄花梨、红酸枝等个别种类而已。现在增加一些树种进去,只是让红木的范畴扩大,不会对高端材质的家具造成冲击。新国标并不能改变一些高档木材的稀缺情况,而且,价值的关键是市场和消费者是否认可,对一种木材价值的认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”
红木家具消费转为投资?
“在市场调整的情况下,红木家具这个品类的产品销售依然在增长,并不受房地产调控形势的影响。”在北京红博馆总经理曾永杰看来,2012年出现的不少新客户是转移投资方向后进入红木行业,这部分人群要比往年多。“红木不仅适合投资,实用性也非常强,购买之后并不是存在某一个地方,而是在使用中慢慢升值,高端客户买紫檀、黄花梨产品是投资。而一般消费群体买红酸枝的产品也可以被看做投资,现在的客户大多是投资和实用兼顾。”
在一家仿明清家具店内,负责人林小姐谈道,购藏红木家具的人群可以分为这么几类,一类是有雄厚经济财力的,他们更偏爱黄花梨、小叶紫檀等高端红木家具;另一类则是喜欢中式、古典家具的中老年人,他们觉得这些东西扎实、经久耐用、环保,又有文化品位。“虽然客户多为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40岁以上的人群,但近两年关注红木家具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,他们更在意款式是否简约美观,工艺精巧、颇具生活气息的苏式家具吸引了众多年轻‘粉丝’。”